爭分奪秒搶工期,加班加點趕進度
“三月,陰冷的雨,拍打模糊的窗,暗綠色的青苔滋長,遠方厚重的烏云和來自更遠方潮濕的空氣壓在耐銳人的心上。”伴隨著三月份陰冷的天氣,更讓人有壓力的是要在3月25日設備投產,今天已經3月10日了,僅剩15天的時間,在看一眼天氣預報,幾乎每天都是大雨。
到了晚上,魏工說到:“鋼結構部分還是由施工隊完成,電控部分由我們自己來完成吧。”次日清晨,在滿堂礦業的建筑工地上,大雨如注,但是卻絲毫沒有阻擋魏工工作的心,抄起雨傘便朝工地趕去,我、陸工和鵬飛也緊隨其后,到了8點,施工隊伍還沒有來,便打電話給施工隊做思想工作,說明目前工期的緊急性,然后等雨小了點后,讓工人披著雨衣進行作業。我們用提前做好的電纜橋架,開始往電控集裝箱下擺放。本以為很簡單的工作,但是由于集裝箱下面空間狹小,地面濕滑泥濘,簡單的工作變得困難了起來,而且集裝箱電控平臺又距離地面有6米的高度,于是,魏工和鵬飛去找來了兩根鋼筋把后面圍了起來,我和陸工繼續在集裝箱下面擺放電纜橋架。
橋架擺放完后,去下面找來電線,我和魏工開始在水泥地上鉆孔,用來固定橋架,鵬飛和陸工去下面安排把電纜轉移到指定位置。按照前天晚上計算好的長度開始先放電纜,剛開始放的70mm的電纜,從上面到下面的圓錐平臺,雖然已經知道很重了但到手里面發現還是比想象的重的多,然后我們幾個人一點一點從放好的橋架上穿電纜,到了中午的時候,盡管雨小,但衣服還是被雨水浸濕,下午換了一身干燥的衣服繼續沖向電控集裝箱,到了晚上更換的衣服也淋濕了。
第三天早晨,大雨依舊,摸了摸昨天晾的衣服果然沒有干,只能穿著潮濕的衣服上去了,到達后發現施工隊伍依舊沒有來,然后給施工隊施加點壓力,較總總算到了現場,但明顯感覺到工人已經有了情緒,于是,開始繼續放線,沒多久下面傳來了爭吵聲,我們趕緊下去,果然是有工人因為下雨不想作業,而且電焊容易觸電,經過一陣安撫后施工隊伍回去了,我們看著越來越近的工期,繼續雨中放線。
連續5天,3月14日天氣終于晴朗,王記偉、劉旭陽、王兆毅、高自強和劉鯤鵬也陸續加入了進來,進度也越來越快,看著越來越多的電纜擺放完畢,心里終于緩了口氣,工期可以按期完成了。
晚上,在吃飯的時候才得知原來魏工以前都是總工,已經十幾年沒有去工地現場干過活了。(Mata/文)
這個故事體現的價值觀有:
客戶價值—把客戶需求放在第一位,積極響應不拖延;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,不以工作職責范圍為借口推脫。